博硕要闻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博硕要闻
“奇葩祭品”应当越少越好
发布时间:2018-04-09 05:57:00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“奇葩祭品”应当越少越好

清明节

 

 

 

 
 
 

 

“奇葩祭品”的出现,不仅使庄重的祭祀仪式变得有些滑稽,而且令气清景明的传统节日沾染俗气,问题值得深思。

 

清明节期间,市民扫墓祭祀品可谓应有尽有,据统计,每年全国清明节“白色消费”竟达百亿元之多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这些“奇葩祭品”的出现,不仅使庄重的祭祀仪式变得有些滑稽,而且令气清景明的传统节日沾染俗气,问题值得深思。

清明节“奇葩祭品”绝非私事,它关乎世风世俗、社情民意,也关乎崇德向善的人心价值取向。寄托哀思,说到底是遵循传统公序习俗,表达对亲人先辈的悼念和追思。如果用“奇葩祭品”寄托哀思,那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读,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,甚至违反法律规定。例如,高仿冥币显然违反法律,根据《人民币管理条例》的明确规定,禁止制作、仿制、买卖人民币图样的行为。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禁止在宣传品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。此外,印刷带有封建迷信殡葬物品的行为,同时触犯了《印刷业管理条例》,该条例明令禁止印刷含有反动、淫秽、迷信内容的其他印刷品。“奇葩祭品”的出现并非偶然,究其原因,首先是清明祭祀市场存在对“奇葩祭品”的需求,有市场自然有商机,一些商人利用的正是现代人精神空虚或炫富心理。其次,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,对传统祭祀文化的价值内涵又缺乏正确理解,便以当代人生活为中心,有意放大或曲解传统习俗的形式意义。再次,缺乏合理的祭扫程序。“奇葩祭品”根源于部分民间祭祀陋习,正是缺乏庄重的祭祀礼仪和程式感,才导致一些人在清明祭祀之时难免受低俗文化的影响。最后,对传统祭祀方式缺乏创新。传统习俗往往对固有形式沿袭,内容上缺乏创新基础,“奇葩祭品”就被市场对形式的需要催生而出。

“奇葩祭品”应当越少越好,要大力提倡绿色、环保、节俭、健康的清明祭祀方式。一是政府与舆论要积极引导公众形成健康祭祀、绿色祭祀的正确理念。赋予清明传统文化更为健康的价值内涵,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,提倡尊老爱幼的孝道与清明祭祀文化并重。二是墓地陵园告知扫墓者清明祭祀注意事项与程序,并且可提供一些添土、上香、献花等工具或类似服务。三是创新清明祭祀方式。有传统、有渊源,才有发展;有动力、有市场,才有创新。只要祭祀不违背公序良俗,祭祀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或形式来表达缅怀之情。四是举办祭祀祖先的公众集体活动。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不能空谈,必须强调清明祭祀的庄重仪式的价值所在。

 

摘自《人民法院报》

 

关注我,请扫码